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培春:打造中原地区医(2)

来源:中国医院院长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9月27日 17:01: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目前,孙培春带领团队在肠胃外科大力构建加速康复外科(ERAS),即通过减少创伤对机体的应激反应,促进功能快速康复,外延体现在临床上降低并发症

目前,孙培春带领团队在肠胃外科大力构建加速康复外科(ERAS),即通过减少创伤对机体的应激反应,促进功能快速康复,外延体现在临床上降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,让患者手术“无痛苦和无风险”,术后也能快速康复,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。

“当时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汇聚着王广田,怀建村,苏克军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。是他们教会了我对待医学要专注、对待病情要严谨、对待患者要热情……”孙培春说道。

近年来,高质量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主旋律,在孙培春看来,这不仅是新的挑战,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。

孙培春介绍,河南省人民医院未来要实现两个高地的打造: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和高质量的国家区域医学中心。目前河南省人民医院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,国家级培训中心17个,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,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24个,省级质控、诊疗与研究中心46个,省级医学中心4个,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。

本科毕业后,他进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,就是在这里,孙培春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三位导师,并结缘肠胃外科、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。

孙培春既是一位临床大夫,也是医院的管理者。从临床医生到医院管理者,他用行动展示了责任与担当。

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创新,手术辅助工具也在不断更迭,孙培春也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医院管理者的进阶。但始终不变的,是他“要让百姓少受疾病折磨”的初心,而这也鞭策着他在学术研究和医院管理上不断进步。

“由此看来,加强百姓的健康科普宣教尤为重要。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,就会任由疾病发展,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。”孙培春介绍,他的身边就有一例典型的例子——因不重视而发展成为了癌。

经过多学科讨论,综合考虑到老夏的病情,孙培春决定先进行化疗来控制病情。在化疗两个周期后进行评估,当病情进入稳定期后,再进行手术治疗。

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,基本都是施行开放式手术,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缝合,质量上无法做到百分百的保证,因此发生肠瘘的现象并不少见,给患者的康复及生命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。

令人沮丧的是,在我国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达20%!每年新发现胃癌患者超40万人,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%。

有了技术,如何能使患者最大获益?孙培春认为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始终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。

因此,“要成为一名医生”的梦想种子也在孙培春的心中生根发芽。凭借着优异的成绩,孙培春十分顺利地度过了大学生涯。

“22岁,收到了比死亡还要可怕的诊断,辗转多家医院无果,经过孙院长7个小时的手术治疗,我获救了,目前恢复良好。”

“胃癌在中日韩三国持续高发,然而相比之下,我国早期胃癌诊治率远远低于日本(70%)和韩国(50%),仅10%。”孙培春认为,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,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。

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,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,如需转载,请联系授权(微信号:DAYI2006;邮箱)

一百多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医者在这里奉献青春,从韶华到白发;一百多年来,它坚守对生命的诺言,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;一百多年来,它始终守护着中原大地百姓的健康。

在孙培春看来,老夏的症状其实在早期就有所表现,只是未引起重视,这也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的。

它的每一份努力、每一次突破、每一个变化都在为百姓的健康带来福音。

“我们还将医院‘十四五'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纳入院党委重要议事日程,前瞻30年、谋划15年、立足这5年,绘制了‘坚持一个根本,围绕双高目标,推进五大战略行动,实施十大工程'的发展蓝图。”孙培春介绍,十大工程具体包括9种挂号方式、5种支付方法、一站式综合服务、33000余人惠享“云”医院、46个多学科团队群策群力……从预约挂号到支付结算、从专家保障到就诊体验,着力对每一个就诊环节精心设计并优化,实实在在地让患者受益。

孙培春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学习,在三位老师身上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缝合术。后来这种缝合术得到了导师和同学们的赞扬,并在行业内得到了推广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医院院长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yyyc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356.html



上一篇:2022长安儿童医学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聚焦儿童医
下一篇:原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张举之教授逝世

中国医院院长投稿 | 中国医院院长编辑部| 中国医院院长版面费 | 中国医院院长论文发表 | 中国医院院长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医院院长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